【资料图】
“‘焰刀’,注意!”废墟之上,中国救援队队员徐东亮在搜索之前,会先拍拍搜救犬“焰刀”的胸脯,接着前方一指,给它下达命令,“搜!”
在土耳其地震灾区,不仅有82名中国救援队队员的身影,还有4只搜救犬组成的“汪汪队”,他们并肩作战,一同搜救废墟之下的生命。2月11日,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独家连线前方搜救犬训导员徐东亮,他向记者讲述了与这群特殊“战友”协力救人的经历。
进入灾区前穿上了“犬鞋”
记者了解到,这次驰援土耳其灾区是中国救援队首次携犬参与国际救援。徐东亮说:“虽然不是它们第一次坐飞机,但跨域8000公里,飞行10余小时却是第一次——这是人才有的概念,搜救犬却没有,一下飞机,它们很兴奋,没有意识到已经来到了异国他乡。”
徐东亮介绍,此次赴土耳其的4只搜救犬分别是4岁的“焰刀”“汤姆”“悦悦”和3岁的“塞班”,它们都处于“年富力强”的阶段。每名训导员带一只搜救犬,“都是我们从小带大的,我们彼此非常信任和熟悉。”
4只搜救犬均为比利时牧羊犬。徐东亮介绍,比利时牧羊犬具有兴奋度高、工作欲望强、耐力爆发力足、嗅觉发达等优点,是典型的“工作狂”,适合地震、坍塌和爆炸等现场的人员搜救。
中国救援队抵达土耳其后就立即进入灾区,训导员将搜救犬带出航空箱后,就给它们穿上了“犬鞋”,“我们讲求‘人犬合一’,搜救犬受伤就相当于训导员受伤,而爪子是搜救犬在地震灾区最容易受伤的部位,因此我们提前做好了防护。”
能区别衣物、遇难者和幸存者
中国救援队副队长王墨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救援队员、搜救犬和探测仪器是一个相互配合的关系,各自的侧重点不同。“在废墟中开辟救援通道非常不易,只有前期精准定位了被困者,才能进行下一步挖掘和破拆。”
然而,土耳其地震现场有其特殊性,不少建筑物是垂直坍塌,楼板一层层叠加,被困者被埋压的深度、有没有缝隙等客观条件都影响着搜救犬的灵敏度,这就要求人、犬和仪器反复确认。
徐东亮说,搜救犬和仪器各具优势,搜救犬嗅觉灵敏,尤其对活人的气味异常敏感。“日常训练中,我们会利用血液培养它们对活人的搜寻,它们对衣物不会有反应,对遇难者和幸存者的反应会不同。”
摇尾巴、原地打转、用爪子挖、吠叫……不同肢体语言代表着不同程度的兴奋度,“训导员要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,以及对自己搜救犬的了解,判断废墟下的情况,这时可能需要另外一只搜救犬‘双重’确认,如果两只犬反应相似,那么仪器将再度探测。”
“小家伙们”渴望鼓励和奖励
截至当地时间2月10日,中国救援队共救出4名幸存者和5名遇难者,这其中就有搜救犬的参与。不仅如此,徐东亮说,在土耳其的其他国际救援队会向中国救援队发出申请,“他们人员和仪器也不能定位被困者时,就请求我们搜救犬的帮助。昨天下午,我们就协助一支国际救援队锁定了一名幸存者的具体位置。”
“每每‘小家伙们’有了好的表现,我们都会及时给予抚拍及它们心爱的玩具以示奖励,鼓励非常重要。”徐东亮说,搜救犬不是救援队员,并不知道它们执行的是救人任务,训导员会在现场不断调整它们的专注度和兴奋度,“搜救犬有着自己的工作节奏,每次有效工作时间为5到10分钟,之后它们的效率会大大下降,如果嗅探后没有反应,这时就必须召回,让它们在犬笼休息之后才能上场。”
虽然搜救现场钢筋暴露、瓦砾遍地,但在训导员的保护之下,4只搜救犬没有受伤,也没有水土不服,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。“它们是我们亲密又可靠的‘战友’,接下来我们还将一起冲锋陷阵、挽救生命!”
关键词:
比利时牧羊犬
冲锋陷阵
有效工作时间